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法
DA/T 26-2000
1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试材料、仪器设备、测试条件、测试方法、结果评定等内容。
本标准适用于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测定。
2测试用品与设备
2.1用品
2.1.1培养基
2.1.2供试菌种
2.1.3受试底物
2.1.4医用喷雾器
2.1.5医用剪刀
2.1.6医用纱布
2.1.7小试管(15mm×150mm)
2.1.8培养皿(90mm)
2.1.9移液管(吸管)(1mL)
2.1.10三角烧瓶(250mL、500mL)
2.1.11烧杯(250mL、500mL、1000mL)
2.1.12量筒(100mL、500mL、1000mL)
2.1.13带盖的圆柱形玻璃器皿(容积约为1200mL)
2.2设备
2.2.1手提医用消毒器
2.2.2架盘天平
2.2.3电热干燥箱
2.2.4恒温恒湿培养箱
2.2.5电冰箱
2.2.6无菌操作台或无菌室
3测试条件
3.1温度28℃±2℃。
3.2湿度RH≥93%。
3.3培养基
土豆汁培养基(配方见附录A)。
3.4菌种
杂色曲霉(Aspergillus Versicolor)
黑曲霉(Aspergillus niger)
产黄青霉(Penicillium chrysogenum)
桔青霉(Penicillium citrinum)
球毛壳霉(Chaetomium globasum)
腊叶芽枝霉(Cladosporium herbarum)
绿色木霉(Trichoderma viride)
宛氏拟青霉(Paecilomyces varioti)
3.5菌量(见附录C)
混合孢子悬浮液浓度:1×105个/mL~1×107个/mL。
3.6底物
宣纸、卡纸、书写纸、牛皮纸、漆纸、漆布(尺寸大小为20mm×30mm),胶片、录像带(尺寸大小为自然宽度×30mm)。
3.7药量
1000mL体积中悬挂1.0g(即1000mg)药物。
3.8时间
放置28天。
4测试方法
4.1消毒器皿
先用清水中加入数滴洗涤剂的洗洁液浸洗圆柱玻璃器皿,再用清水冲洗,最后用75%乙醇涂擦消霉,待干,备用。
4.2准备无菌水
准备好带玻璃珠的无菌生理盐水和不带玻璃珠的无菌水若干瓶。即在250mL三角瓶中注人100mL生理盐水,并放人几十粒玻璃珠,灭菌(参见附录B)。在250mL三角瓶中注人200mL自来水,同样灭菌。
4.3制备霉菌孢子悬浮液(见附录D)
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台,在火焰旁,用接种环分别挑取8株供试霉菌,接人带上述玻璃珠的无菌生理盐水中,用手振荡3min~5min,使孢子充分分散,复制成1×105个/mL~1×107个/mL的霉菌孢子悬浮液,备用。
4.4放置样品(见图1)
4.4.1在适当的玻璃器皿内,悬挂受试底物,并喷洒霉菌孢子悬浮液(以表面湿润为宜),晾干,备用。
4.4.2在圆柱形玻璃器皿底部倒人200mL左右的无菌水(其目的是保持湿度,同时占去多余容积,使玻璃器皿内的空间容积正好为1000mL。
4.4.3将1.0g挥发性防霉剂用二层纱布或无纺布包裹后悬挂于玻璃器皿中央部位。
4.4.4在防霉剂周围悬挂受试底物(间隔至少1cm,不能相互接触)
4.4.5将玻璃器皿瓶口用盖子盖紧(或用透明复合塑料膜包扎),保持密封。
4.4.6将玻璃器皿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内,在28℃±2℃,RH≥95%条件下,培养28天。
4.5空白对照
在圆柱形玻璃器皿中央部位不悬挂挥发性防霉剂,重复上述步聚,作空白对照。
当空白对照容器内的受试底物发霉严重时(即长霉程度++~+++),测试有效,否则必须重做。
5结果测定
用肉眼观察长霉程度并进行等级评定(见表1)。
表1:长霉程度和等级